您好,欢迎光临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官网!

中文版   英文版   服务热线:0512-36862020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新闻资讯

增材制造|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

日期:2018-02-01 11:19:00  作者:yongnian

1月28日,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、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主办的“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(渭南)高峰论坛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年会”召开并圆满落幕。
会议主要探讨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进展及产业发展趋势。各位大咖都在兢兢业业的为中国3D打印产业献计献策,以超德(国)赶美。

1.中国3D打印产业“五大学术流派”的提法

清华大学的颜永年教授被誉为中国3D打印第一人,最早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国内,为3D打印技术做出了大量卓越的研究和应用工作,并创立了江苏永年激光等公司且一直致力于3D打印。
 
西安交通大学的卢秉恒教授是中国3D打印领域的第一位院士,以70多岁的高龄仍然在高强度的工作,让人肃然起敬,创立了陕西恒通等多家公司和机构。
 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华明教授是中国3D打印领域的第二位院士,为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,创立了北京增材院等公司和机构。
 
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也是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功勋卓著,并创立了西安铂力特公司。
 
华中科技大学的史玉升教授同样成就显著,并创立了武汉华科三维等公司和机构。
 
2.世界各国积极抢占3D打印制高点

增材制造(又称3D打印)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,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,实现了制造方式从等材、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,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。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在汇报中指出,美国率先将增材制造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,欧盟注重发展金属增材制造技术,俄罗斯在激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,我国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,关键技术不断突破,产业规模迅速扩大,发展潜力巨大。

据卢秉恒介绍,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实施了“开放式制造项目”,推动3D打印成为国防制造领域的主流技术,美国海军在2016年成功测试了首个使用3D打印的导弹部件;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机构(现名“美国制造”)发布“增材制造技术线路图”,将设计、材料、工艺、价值链和增材制造基因组设定为关键技术领域,美国航天发动机近1/3的零件采用了增材制造技术。

在此期间,欧盟“增材制造标准化支持行动”计划发布了增材制造标准化路线图,空客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了超过1000个飞机零部件。俄罗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学(TPU)设计的首枚外壳由3D打印制造的CubeSat纳米卫星Tomsk—TPU—120被送往国际空间站,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利用增强型ABS塑料打印出成本仅为数千美元的小型无人机,韩国也开展了3D打印创客培训计划,积极抢占3D打印的技术制高点。

我国早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就对3D打印的发展提出要求。近期,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、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7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五大目标:一是产业保持高速发展,年均增速在30%以上,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;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,突破100种以上满足重点行业需求的工艺装备、核心器件及专用材料;三是行业应用显著深化,开展10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,在重点制造(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核工业、汽车、电力装备、轨道交通装备、家电、模具、铸造等)、医疗、文化、教育等四大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;四是生态体系基本完善,形成完整的増材造产业链,计量、标准、检测、认证等在内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;五是全球布局初步实现,培育2—3家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,打造2—3个国际知名名牌,一批装备、产品走向国际市场。

3.医疗、航空、兵器,3D打印有哪些重点

3D打印模糊了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的界限,将实体转化为计算机数据,是实现“数字向实体”转换的重要技术。从近期看,3D打印最适用于定制化和及时交付市场的行业,尤其是小批量、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零部件。

在医疗领域,生物3D打印有望带动医疗、制药、生医科研的发展。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孙伟指出,生物墨水、软件、装备的集成研发及产业化研究,代表了生物3D打印的大方向。下一代生物三维打印机将提供更多功能(如多喷头),市场容量有望在2030年达到数十亿美元。

在航空领域,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(北京)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广生指出,激光选区熔化技术(SLM)、激光修复等技术有望在航空航天构件和航空发动机(裂纹、叶片等)修复领域得到应用。他认为,更新设计思想,结合传统工艺,适应快速制造、敏捷制造的要求,实现应用、修复与再制造,是3D打印在航空领域的发展方向。

卢秉恒指出,增材制造工程科技有六项重点任务:高性能合金构件增材制造,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3D打印,微纳3D打印,太空3D打印,4D打印和生物3D打印。他希望到2025年,3D打印能显著影响制造业和各行各业的产品开发进程,到2035年我国能在3D打印领域实现领跑,在大型飞机、重型运载火箭、船舶领域实现工程化应用,在生物打印领域走向国际前沿。

文章部分内容来源:中国电子报

 

[返回]

QQ咨询

售后服务

回到顶部